3月 08 2022
READ 00:00:08
心理健康為提高生產力一大前提
香港心理衛生會於去年發佈「香港人職場精神健康研究」,探究香港員工的職場壓力來源及心理健康的狀況。在精神健康狀況方面,近四分一受訪者表示在工作中感到極度焦慮及抑鬱,並承受中度至嚴重精神壓力,更有接近六成受訪者曾出現過勞的症狀。壽險理財顧問的工作並不是「朝九晚六」,有時候為配合客戶的時間表而需在晚上,甚至週末時工作。面對競爭激烈的保險市場,壽險理財顧問容易會漠視自己的心理健康,甚至有機會延伸至各種身心問題。為此,保險同業們應如何利用適當的工具減壓,繼而提高生產力?
壽險理財顧問的心理精神健康是公司財富的秘密。顧問常言為客戶保障身心健康,其實我們更應「以身作則」。保險業界及壽險理財顧問可以多加利用以下三款監察心理健康工具或紓緩壓力的小貼士保障身心健康,當中包括:1. 針對在家工作的精神及心理健康應用程式,2. 從外之內紓緩身心壓力,以及3. 透過企業心理學培訓課程減壓等。
針對在家工作模式的健康應用程式
疫情下,大部分壽險理財顧問都經歷了長時間的在家工作,導致工時延長、睡眠時間變得不規則,並有機會面對財政壓力。有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指出,部分員工因長期無法與外界接觸而感到孤獨,亦有因自覺未能達到公司要求,而出現欠缺承擔責任的感覺。種種積累的情緒會令員工出現煩躁、不安或情緒低落的問題,繼而影響集中力、記憶和認知能力。
香港健康科技初創Neurum Health推出名為Clara的手機應用程式,針對企業員工在家工作的心理健康。藉人工智能(AI)及聊天機械人(Chatbot)實時認知用戶心理健康狀況以及了解其生活模式,以個人化訓練如呼吸練習、睡前故事、運動等,幫助員工放鬆心情,構建良好的在家工作模式。
從外之內紓緩身心壓力
在家工作的新常態出現之前,香港上班一族大多數過著食無定時的工作生活,每日在辦公室維持同一個動作,身體長期亦因缺乏運動及不規律飲食而出現健康警號,當中的徵狀有肩頸酸痛、血液循環欠佳等,長遠累積以上徵狀則有機會引起身心的慢性健康疾病。壽險理財顧問可於日常空閒時間,活用以下兩種方法可以從外到內活動身體,重拾工作動力。
- 瑜珈
只需每天抽10至15分鐘,壽險理財顧問可透過瑜珈活動全身,或針對局部因長期坐著而崩緊的肌肉。透過瑜珈治療,有助於緊張的工作中抽離,緩緩重拾呼吸。少量的運動及伸展活動可以增加身體的靈活性,消除身體因「停滯」而造成的疲倦感,提高工作效率。
- 中醫食療
因長期不規律飲食而出現的身體問題,例如失眠、胃痛引致的精神問題就必須從根本解決,參考以下兩款中醫食療,有助壽險理財顧問改善失眠問題。
一、蓮子桂圓茶:有助壽險理財顧問從長期高壓的工作環境中寧心安神
二、菊花佛手薄荷茶:在職場容易「上火」,或本身易於煩悶不安都可以飲用以紓緩肝火盛而失眠的症狀。
透過企業心理學培訓課程減壓
面對疫情新常態下,團隊管理及溝通的難度隨之增加,而長期在家工作亦會令團隊的關係變得較為疏離,而團隊管理問題亦不知不覺地為壽險理財顧問制造無形的壓力。香港市場上陸續有更多培訓機構融入心理學技巧,為企業員工提供培訓。有別於以往一式一樣、罐頭式的團隊建設活動,這些培訓活動會根據大環境及針對團隊所需,設計遊戲化活動,提供心理學的職場和心態訓練等,幫助團隊成員之間建立關係,在減低工作障礙的同時有助帶動業績。
你是「時間的主人」
百萬圓桌終身會員朱梅中先生較早前亦與我們分享,他對壽險理財顧問應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減壓的建議。他表示,顧問其實是「時間的主人」,擁有自主權去管理時間的分配,令自己在工作及生活間取得平衡。「我會在平日抽時間做運動,去教會,亦會在個人的休閑時間中連繫客戶關係,例如與客戶一同參加公司舉辦的蛋糕活動。」他補充,也會分配部分的個人時間去學習,獲取豐富的知識能令自己進步,同時亦為個人成長的一部分。
各位壽險理財顧問不妨參考以上的小貼士,維持個人心理精神健康,繼續向成功之道邁進!
Contact: MDRTeditorial@teamlewis.com